开启辅助访问

新安实验小学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

2022-12-14 8:28 | 发布者:lyp|查看:21

新安实验小学小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

一、指导思想

为贯彻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》精神,落实 生命-和谐 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,本学期学期延续开展大课间活动,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,增强学生的体质,促进学生健康、和谐发展。

二、目标和原则

(一)目标

1、通过大课间活动,落实康健第一的指导思想,形成康健意识和终身体育观,促进学生康健成长。

2.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,积极创新,力求以活动励德,以活动辅智,以活动健体,以活动塑美,以活动促劳,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。

3.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,提高其使用率,发挥其育人效益。

4.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。

(二)原则

1、教育性原则。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,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。

2、科学性原则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。春秋以广播操以为基点,冬季以阳光跑操,遵循低段了解、中段普及、高段提高的原则,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,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,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。

3、全体性原则。师生全员参加,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。

4、创新型原则。根据我校场地开阔的特点,大课间活动增创了校园集体舞和有利于康健的游戏活动,将艺术、体育融为一体,体现综合艺术相结合的特色。

三、组织机构

活动领导小组:体育组成员

活动协调组:德育处

四、活动形式

(一)时间:

本学期上午大课间时间为队列队形练习以及广播操《希望风帆》

每周的二、三、四、五上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

下午为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时间为:14:50-15:20

(二)活动性质:

1、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,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源,活动内容要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,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。

2、以班级为单位,也可以年级段为组织,体现学生自主、创新的精神,力求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中完成。

3、安排开朗多样的体操、游戏、身体素质练习、器械练习、舞蹈练习等内容。体现喜悦校园,喜悦体育,喜悦成长的新理念。

(三)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

活动内容:本学年因为班级以及学校校区场地条件限制,以乒乓球和跳绳作为主要活动项目,请各班布置学生准备好乒乓球拍、乒乓球和跳绳以及毽子。具体活动项目安排如下

一、二年级:乒乓球颠球、跳绳(单跳)

三、四年级:乒乓球颠球、跳绳(单双跳结合)、踢毽子(双周)

五、六年级:8字长绳、跳绳(双跳)、踢毽子(盘踢)

活动场地:

一校区:在学校南半区一二年级在篮球场南侧以及体育馆旁空地、三年级在跑道南侧、四五六年级在操场南侧

二校区:在学校西半区一二年级在篮球场西侧以及食堂旁空地、三年级在跑道西侧、四五六年级在操场西侧

(四)大课间活动流程

1、进场:(4分钟)

上午

⑴ 教室内整队:

第二节下课当提示音乐响起时,各班学生在班级内站两路纵队,当响起进场时,各班依次进场。

2、进场顺序:依照广播操进场顺序依次进场

3、全校学生做广播体操操(5分钟)

4、素质练习

5、放松活动

放松活动做完后,以班级为单位集中,小结,解散。

下午

1、各年级在指定场地分组活动(30分钟)

(五)器材管理

1、器材收发由班级安排专人负责,各班活动器材必须自行保管。

2、在活动中班主任要进行爱护器材的教育。

3、严禁在非活动时间使用活动器材。

五、管理措施

(一)加强宣传,提高认识

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。采用教师集中学习、黑板报、校园广播和红小报等形式,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和增强体质,开阔心胸的作用,使师生达到共识: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,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康健调和的向前发展。

(二)完善制度,强化管理

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,高质量的进行,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,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。

(三)重视全面,安全监督

为了使大课间活动顺利的进行,我校切实加强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。即要求全校师生在活动中要做到三个必须:活动前必须对学生集中进行安全教育;必须制定意外事故处置预案;必须有完善的教师安全监督制度。在活动中学生如果有特殊要求的必须及时与值日教师交流,并征求值日教师的同意。通过全面的安全管理使学生能开心的活动,放心的游戏,真正体验校园生活的欢乐。

附:各年级活动具体安排见下表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一年级:

 

星期一

星期二

星期三

星期四

星期五

一(1

 

(单)乒乓球颠球、双脚并跳短绳(双)

 

 

 

一(2

 

(单)乒乓球颠球、双脚并跳短绳(双)

 

 

 

一(3

 

 

(单)乒乓球颠球、双脚并跳短绳(双)

 

 

一(4

 

 

(单)乒乓球颠球、双脚并跳短绳(双)

 

 

一(5

(单)乒乓球颠球、双脚并跳短绳(双)

 

 

 

 



| ( 沪ICP备2020026193号-1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6335号 )

GMT+8, 2024-5-8 15:58 , Processed in 0.093750 second(s), 50 queries , Gzip On.

返回顶部